王东
Published on 2025-02-28 / 7 Visits

【AI100问(114)】人工智能能“理解”人类语言吗?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很多人工智能产品表现出语音识别和语言对话的能力,比如Siri、智能音箱等,它们可以识别人类语言,并和人类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有些哲学家认为,只要人工智能通过图灵测试,它们就能理解人类语言;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也无法真正理解人类语言。这两种观点在哲学界针锋相对。前者认为,后者对“理解”的解释过于神秘;后者认为,前者对“理解”的解释过于简单。笔者倾向于支持后一种观点。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理解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因素,但哲学家们普遍同意,意向性是语言理解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意向性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指向性,即人类心灵总是具有指向外在对象的能力。这些外在对象,有的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比如桌子、椅子;有的不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比如各种小说中的人物、数学对象。对于人类而言,意向能力的存在意味着人类不但可以通过语言认识外在于人的客观对象,而且可以通过语言想象和把握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对象。人工智能对语言符号的操作似乎无法使这些符号具备指称外在对象的可能性,更不可能判断这些符号是否正确地指称外在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无法理解语言符号表达的内容。不过,人工智能不能理解人类语言并不妨碍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大显身手,人工智能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自然语言上的许多事情。

By:上海大学  戴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