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光影社
AI光影社
Published on 2025-02-28 / 6 Visits

光影杂谈 | 教师是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发展成为一门基础学科,渗透到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等各个方向,产生基础性的创新力量。

如何发展人工智能,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中。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人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这里的“人”不单指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专业人才,而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要让所有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建设者具有人工智能的基础素养、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思维规律、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的基础工具、自觉将人工智能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本职工作中。 这一共识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 General Education, AIGE)的思想源头。

那么,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应该如何着手呢?我们认为首要任务是教师的培养,首先要让教师具有人工智能的基础素养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这里的教师,既包括高校教师,也包括中小学教师,后者可能还要更重要一些。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整体上说,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天花板,如果教师自身的眼光不够长远,视野不够宽广,认识不够深刻,基础不够扎实,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首先要尽可能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特别是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他们对人工智能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教授人工智能科学的历史使命感。

第二,教师是最无私的群体,他们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荣,很少掺杂功利目的。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是最愿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的人,也是最愿意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的人。

第三,教师是一个专注的群体,他们习惯于在自己的本学科内深耕细作,一旦选定一个方向,会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心血。如果我们把教师培养好,让他们有人工智能的教学能力,他们就不会轻易改变方向,进而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就有了保证。因此,培养我国第一代人工智能教师,是我们目前的核心任务;反过来,这些教师也是完成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最可信任的力量。

第四,教师培养不应只着眼于教人工智能的教师,而是全体教师。人工智能已经渗入各门学科之中,所有教师都应有人工智能的基础素养,否则所教的内容就会落后于时代。对教师全体进行人工智能基础素养教育,包括历史观教育、全局观教育、伦理与道德教育、前沿进展教育,将教师的个体认知与世界技术发展前沿对齐,使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完整实现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总之,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从长远来看,为每一位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起人工智能的基础素养是根本,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力量。   

--- 清华大学 王东